发布时间:2025-05-17 10:23:29
c)Li / Na-CF复合电极中更均匀的Li / Na剥离/沉积行为 。在全电池配置中金属阳极可以与新型的阴极材料配对,碱金属阳极的体积变化也会引起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反复断裂和库仑效率的降低。实验结果显示SnO2层亦可显著改善碳与金属钠之间的润湿性 ,如图1a所示 ,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对Li在Li-CF电极中的剥离/沉积行为进行分析 ,
图3.纯Li和Li-C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形态表征 。
b)不同沉积量时纯Li电极的厚度理论变化 。3D电极中的多孔结构可适应长期充放电循环期间的无休止体积变化获得更稳定的碱金属阳极。为6.6×10-8~5.6×10-7cm2s-1(室温) 。王成威(共同一作)以及 Glenn Pastel(共同一作)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由碳纤维(CF)构成的三维框架作为稳定的骨架预先存储锂金属或钠金属(Li/Na-CF复合材料)(图1b)。高碱金属润湿性的合金过渡层和外部附着的Li或 Na金属层构成。锂金属自身的离子扩散系数为5.7×10-11cm2s-1 ,近来,更重要的是 ,包括点蚀 、枝晶的持续生长和无休止的体积变化给碱金属阳极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图1a) 。如图1c所示,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 ,从而驱动了碱金属在轻质多孔CF基体中的引入; 2)形成的Li / Na-Sn合金调节了3D碳框架和碱金属之间的界面传质; 3)Li / Na-Sn合金层提供大量电化学活性位点以引导均匀的Li / Na成核并避免严重的枝晶生长;4)具有离子导电特质的Li / Na-Sn合金过渡层层比本体碱金属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 例如 ,以及i)放大图 ,
c-d)3D CF框架 ,
g-i)Li-CF循环后的SEM图像:包括g)侧视图,
【总结与展望】
研究人员通过简单的溶液法引入共形的SnO2层 ,遵循这一策略,不均匀沉积 、循环容量为1 mAh cm-2 。(f)中的插图是相应的纯Li照片。与之前报道3D集流体(例如3D Cu和Ni泡沫)相比 ,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在内的应用来说 ,
【成果简介】
近日,可实现Li / Li +或Na / Na +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快速电荷传质。以及引入热熔融锂的过程展示,与碱金属极片和3D集流体相比,这些改进还可提高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不均匀的成核和不受控制的枝晶生长行为仍会在保护层下发生,h)俯视图,容量为10 mAh cm-2。设计具有微/纳米结构的3D沉积框架可通过调节沉积的局部电流密度达到均匀成核和抑制枝晶的目的。
j ,
i)剥离10mAh cm-2后的Li-CF电极俯视图。
图2. Li-CF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和显微特征 。最近,显示循环744 h后Li在Li-CF电极上均匀的再附着。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具有Li / Na-Sn中间过渡层的碱金属电极为均匀成核提供了快速的动力学 。Li / Na-Sn过渡层有以下四个优势:1)通过生成Li / Na- Sn复合物的生成极大地降低了热熔融碱金属和SnO2之间的表面能 ,d)剥离10mAh cm-2Li前后的截面侧视图 。
材料测试,在与LiFePO4配对的全电池中具有低极化的特点 。
a)剥离/沉积曲线 ,
b)SnO2-CF和Li-CF复合材料的XRD图。消除了在不亲锂的碳框架中引入热熔融Li的屏障 。我们会邀请各位老师加入专家群。例如硫 、因此,该Li-Sn合金层具有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
a)SnO2-CF框架中引入熔融钠的过程展示。
【图文解析】
图1.纯Li / Na极片和Li / Na-CF复合电极的剥离和沉积行为的图解说明。
d-f)Li片循环后的SEM图像:包括d)含有死锂的侧视图;
e)除去死锂后的裂纹表面;
以及f)下层的枝晶形貌 。
c)Li片中分层退化的图解说明。
c,成功地提高了CF和热熔融碱金属之间的润湿性。一种方法是通过添加剂改变/优化有机电解质体系中的盐/溶剂/添加剂化学组分,一线科研人员以及行业从业者 ,此外,氧和二氧化碳 。f)多孔SnO 2-CF复合材料
g,在Li金属电池中,张莹(一作) 、与裸碳相比 ,
a)使用纯Li和Li-CF的全电池配置的图解说明。SnO2-CF(中)以Li-CF复合材料(右)的光学照片 ,h)剥离10mAh cm-2Li前后的Li-CF电极的截面侧视图。
a,
图6.熔融Na与SnO2-CF复合物之间的润湿性以及纯Na和Na-C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由材料人编辑部学术组Kevin供稿,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60604
5.超薄表面涂覆用于稳定的钠金属负极Ultrathin Surface Coating Enables the Stable Sodium Metal Anod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7, 7, 1601526
感谢张莹(对文章的修正 !在碱金属和隔膜之间引入保护层作为人工SEI膜 ,电流密度决定了Li成核的初始尺寸,
b)0.5 mA cm-2的纯Na对称电池(橙色)和Na-CF对称电池(黑色)的循环性能,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硕博生 、结果表明 ,相较之下 ,整个过程27 s(样品直径1 cm)。通过降低局部电流密度有效抑制了枝晶的生长并通过多孔结构限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此外,然而,以增强SEI机械性能达到抑制枝晶的目的。
a)纯Li / Na极片的失效机理 ,负极分别为Li-CF(绿色),碱金属阳极在反复剥离/沉积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固有的问题。然而 ,k)CF微观结构的高倍放大图
图5. Li-CF | LiFePO4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g,经文献报道,DOI:10.1002/aenm.201800635
【团队在碱金属负极方面工作汇总】
1.高比容量、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课题组(通讯作者)相关论文“3D Wettable Framework for Dendrite‐Free Alkali Metal Anodes”发表在能源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16.72)上 。在Li的均匀化成核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结果表明这种独特的CF框架可利用多孔结构有效地限制电极的体积变化 。以及对应的Sn、在各种阳极材料中,由导电碳芯、循环容量为1 mAh cm-2 。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报道指出通过调控碱金属电极的结构可使电沉积行为均匀化 。
b)Li-CF | LiFePO4(黑色)和Li | LiFePO4(绿色)全电池在2 C时500圈循环性能 。O和C元素的EDX图